搜尋
2025.10 零售報導彙整 - 4
- 新聞彙整
- 10月15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全國
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CCIM)15日發布2025年第3季台灣商用不動產投資信心指數(ICI)調查結果,歷經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與美國關稅等衝擊影響,第3季台灣商用不動產投資信心指數持續下滑至四年以來的低點,顯見投資人以保守謹慎的態度面對後續市場發展。(經濟日報)
金融保險業今年在房市動作頻頻,不僅自用辦公,更積極鎖定精華區整棟商辦作收益型投資。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觀察,2025年金融業者最大手筆交易為中信資產管理公司與高雄某開發公司聯手購入雲林北港工業園區土地,總價達32.78億元,規模驚人。(三立新聞網)
零售
南台灣百貨公司周年慶戰火正式引爆,各大百貨業者紛紛祭出史上最優惠的回饋方案,預計將帶來龐大人潮。而民眾為了能夠將優惠最大化,難免需要先做足功課。(中天新聞網)
挑戰與過往完全不同的模式,百貨龍頭新光三越首次與南韓現代、日本伊勢丹百貨攜手,大量引入日韓品牌進駐,透過國際化視野讓百貨商場內容更有趣,也是百貨業界的創舉,而新光三越的大動作,背後原因則是與出國潮有關。(聯合報)
萬聖節熱潮來襲,各大百貨商場紛紛推出應景活動與限定美食搶客。從SKM Park Outlets高雄草衙的沉浸式夜間劇場與「鬼影之夜」遊行,到SOGO台北店與微風打造的萬聖甜點、變裝體驗與打卡美食,全台百貨化身搞鬼樂園,以創意甜點、南瓜料理與親子互動活動營造節慶氛圍,將掀起一波萬聖夜商機熱潮(中時新聞網)
今年的百貨週年慶季節又來到,接連的假期伴隨著可能拿到普發現金的激勵氛圍,上半年緊縮的內需市場,已準備好迎接新的「強心劑」注入。櫃姐正在陸續聯繫常客,因為越來越多業者意識到抓住那些長期支持自己,每年都會回來消費的客人更加重要。(鏡週刊)
全球正掀起一股「形象顧問」風潮,從歐美到日、韓,專業的形象管理逐漸走入大眾日常生活。尤其隨著社群媒體的興起,外在形象成為自我價值與專業態度的重要展現。美麗華百樂園率先引進全台首家形象顧問品牌DIVIOS 迪繆斯,本月 10 日在美麗華本館一樓盛大開幕,成為形象顧問產業在台灣落地的重要里程碑。(Yahoo新聞)
電商
AI,正悄悄改變零售產業的勢力版圖,下個十年,誰能穩坐龍頭?過去,零售業可分為「實體」與「電商」兩種模式,疫情之後,兩者的分類界線愈來愈模糊,分別往「實體電商」線上線下融合(OMO)的方向靠攏。而AI的浪潮,正加速上述趨勢發生。(商周)
91APP*-KY(6741)今年9月營收1.48億元,創下歷史同期新高,月增6.88%、年增12.02%,第三季累計營收4.22億元,季減0.19%、年增10.63%,前9月累計營收12.56億元,年增10.39%。(MoneyDJ新聞)
國內大型電商集團富邦媒 (8454-TW) 今 (13) 日公布 9 月合併營收 79.4 億元,月減 6.48%,年減 3.73%,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達 769.9 億元,年減 2.65%,富邦媒表示,隨著 iPhone 新機上市和節慶買氣回升,對第四季營收保持樂觀看法,預期在周年慶和雙 11 旺季推動下,將進一步挹注整體成長動能。(鉅亨網)
國際
交通部觀光署推動國際旅客在台灣轉機,近日在西雅圖都會區購物中心搭建「時光門」,紅色門板印上白色字樣,在國慶期間顯得格外應景。每扇門拉開都能透過沉浸式影像感受北台灣經典場景,吸引民眾駐足留影。(中央社)
大陸
中國大陸的實體零售業關閉潮持續蔓延。馬來西亞連鎖百貨「百盛集團」旗下北京復興門百盛商場,近日宣布將於今年12月31日關閉。北京門店是其在大陸的首家門店,也是北京最後一家門店。北京市民對關門消息感到遺憾。台灣知名餐飲鼎泰豐近年來也相繼閉店,其微信商城將於下月底停運。(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