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商場|第一家 林業主題街區商場:林班道
- 產業觀察
- 8月9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6天前
放眼國際案例,建在林業場附近、由早期伐木場轉型而來的商場或園區,是相對少見,但確實有由舊木材廠、鋸木廠、林業倉庫改建成的商業或文化空間,如:(由 ChatGPT 協作)
Old Mill District(班德,俄勒岡州,美國)原址為 Shevlin-Hixon 與 Brooks-Scanlon 兩大木材廠與堆木場,現為含購物、餐飲、藝廊的 270 英畝商業與休閒綜合開發。https://www.oldmilldistrict.com
Sawmill District/Sawmill Market(阿布奎基,新墨西哥州,美國)舊American Lumber Company 鋸木與木製品製造基地所在的「Sawmill 區」轉型為都更街區與美食市集,保留木業脈絡作為品牌識別。https://www.sawmillmarket.com
其場域特色:
土地使用:為歷史性林業作業區(伐木場、鋸木廠、木材堆置/集散場)。
活化用途:多為開放式商街、市集或餐飲/文創店鋪,並搭配歷史展示、導覽、步道等。
設計語彙:大量運用原木構件、鋼構、老機具/鐵道元素,以敘事性導覽連結地方林業史。
林班道 可謂為此場域特色的台灣案例。(參閱:三十有新專訪|林班道行銷總監 孫嘉璐)
Photo Credit | 本協會官網編輯部
配置圖如下所示:

林班道鐵路小學
續 三十有新專訪|林班道行銷總監 孫嘉璐 的訪談,本文中特將歷史展示、有敘事性導覽的場域空間再予報導。
林班道與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攜手,活化已廢校的車埕國小校舍,變身為「林班道鐵路小學」,其中舊禮堂作為「車埕遊客中心」提供遊客觀光旅遊諮詢服務,小朋友的教室,則成為藝文活動展覽空間;日前孫總監(Lulu)導覽解說她親自爬梳出的振昌林業文物展:「林班道 The Grove Taiwan」為延續母企業振昌木業公司之企業精神而創立,命名由來是因為林地開發時的區域劃分單位是班,稱為「林班」,對於從事林地開發起家的振昌木業而言,這兩個字意義深遠。「道」則是代表行走的道路,為了延續振昌木業創辦人孫海先生的企業理念,結合地方文化發展,因而命名為「林班道」!
Photo Credit | 本協會官網編輯部
Lulu 表示在展間陳列的文物和老照片圖說,都是從老工廠 / 辦公室 / 家族相簿中,以口述歷史記錄下來的,有些是先看到有意義的老照片去問家中叔伯,有些則是先寫了既有文史再找文物來比對!並特別介紹人工交換機電話接聽台,嘖嘖稱讚。
國際交流許主委表示:將這木業史場域活化成為商業空間的事業模式,真是太有底蘊了,值得推薦予都會區展售空間巡廻策展!林班道商圈作為台灣第一家林業主題街區商場,不只是商業空間,更是一條融合歷史、文化、教育與綠色理念的文化旅程。從林班道名稱所蘊含的「林業開發班級劃分」與「以道路傳承」意涵,可見本商圈對傳統木材產業的深刻敬意。同時,「林班道體驗工廠」提供DIY木作體驗,將昔日振昌木業的專業技術轉化為親子共創的療癒時光,也進一步傳遞「教育」與「惜物」的品牌精神。
林班道 孫總監 × 本協會國際交流委員會 許主委
走出振昌木業文物展間,另有「石虎保育」X 適得其所 雙聯展,Lulu 說道她覺得「文化教育」很重要,旅遊時能在當地看展,就地學習,提升保育觀念。
Photo Credit | 本協會官網編輯部
吉客觀察
前國外案例與林班道分就建築風格、定位功能、象徵元素、遊客體驗比較如下表:
項目 | 舊伐木場改造型(Old Mill / Sawmill) | 林班道商圈(台灣) |
建築風格 | 原結構保存:煙囪、廠房、鐵道、工業設備;歷史紋理強烈 | 整建木結構/設計,融合綠建築和林業符號 - 保有天車和貯木池 |
定位與功能 | 商店、藝廊、餐飲、公共活動空間;強調記憶傳承與社會聚落感 | 體驗工廠、文創商店、餐飲;主打在地文化與教育意涵 |
象徵元素 | 工業痕跡與保存建築物作為時代記錄 | “林班道”命名象徵林業制度,環保與教育理念融合在設計中 |
遊客體驗 | 歷史導覽、市集、休憩動線與文化活動 | 支線火車、森林意象散步、DIY 體驗、伴手禮選購與自然探索 |
Photo Credit | 本協會官網編輯部
「林班道商圈」以再生木材與綠建築為基礎,將伐木業遺構轉化為「森呼吸」自然商場,展現出地方創生與永續發展的成功案例。當遊客漫步於老街、陶醉於貯木池畔的美景,品味木桶便當或品茗經典茶屋,「林班道」已成為南投車埕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休憩又一場域!
一個成功的商業空間不僅取決於空間設計與商品多樣性,更在於能否為訪客創造情感連結與文化共鳴。透過將木業歷史、手作體驗、在地美食與生態教育融為一體,「林班道」不僅吸引了鐵道及大自然愛好旅客,也成為地方社區的驕傲與經濟動能的核心,再創新概念的「振昌村」。未來,若能持續深耕在地故事、並聯名其他創新永續元素(如:路易莎咖啡 × 夢裡那兔),「林班道」有望成為台灣文化觀光的一張亮麗名片,將「森林的記憶」與「城市的呼吸」吸引更多國旅及國際訪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