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場|2024 年主要購物中心營收
- 產業觀察
- 7月10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7月10日

新浪網發佈文章內有全中國 206家「購物中心」的業績資料,本文把表格重新整理如下,僅保留50億RMB以上的資料。另外,也把該篇文章重新摘要及彙整,以便於閱讀。其中,2024年全中國業績第一名的商場已經不是北京SKP (約220億),也不是位於北上廣深的商場百貨,而是 南京德基廣場 (245億)。
2024年中國各主要購物中心業績
2023–2024 中國商場營運趨勢重點整理
從完整的206間購物中心數字來看過去一年的表現:
一、整體市場表現
超過八成商場銷售額正成長:206家商場中,133個樣本裡有110家銷售額年增,僅15家下滑,8家持平。
客流與銷售高度相關:20到50億元營收區間的商場更仰賴客流,172個樣本中,七成商場年客流集中於1,000–2,000萬人次。
二、高端商業格局變化:傳統「店王」將易主
北京 SKP 可能讓位:2023年銷售額為265億元,但2024年傳出恐下滑45億元至220億(年減17%)。
恒隆與太古業績普遍衰退:恒隆旗下兩大商場分別下滑22%、11%,太古除上海前灘太古里外,全數衰退。
地方強勢商場崛起,例如:
武漢武商MALL:場景改造+精品升級,銷售成績亮眼。
南京德基廣場:2024年年營收達245億元,有望首次登頂中國「店王」。
鄭州丹尼斯大衛城:首度突破百億元,成河南第一家百億級商場。
南京德基廣場
銷售額 245億元,創歷史新高,連續5年穩定成長。
品牌布局 年內更新113家品牌,引進24家首店,包括全球/亞洲/全國首店。
多元化轉型 強化藝術氛圍、生活風格、線上線下融合。
服務升級 推出「德基24h」夜間購物服務,營業至凌晨3點,70家品牌已參與。
擴建中 三期建設中,總規模超30萬㎡,與一、二期空地連通。
鄭州丹尼斯大衛城
銷售額首度突破100億元。
河南首個百億商場,有望躋身全國前10。
奢侈品牌陣容,集結LV、Dior、Chanel、Hermès、Gucci、Cartier等。
業態優化,大量國際品牌首店進駐、VIP服務、飯店配套同步建設。
新增重點:2024年引進78家首店,重點投入運動零售品牌與戶外業態矩陣。
三、綜合型 mall 表現亮眼
佔比近八成:2024年銷售破50億的18家商場中,多數為「綜合型」或次高端mall。營收爆發的個案,例如:
上海環球港:年營收215億。
上海龍之夢城市生活中心 (龍之夢購物公園):年成長60%,達98億。
廣州美林M LIVE天地:年營收58億。
SM廈門綜合體:達56.6億。
上海龍之夢城市生活中心 (龍之夢購物公園)
開業近20年,全客層定位。
銷售成長60%,日均客流15萬人次。
餐飲超強,月營收破百萬品牌近60家。
B2樓電動車主題街年銷近30億(佔總額30%)。
引進數位化與場景設計,如AI機器人互動、主題街區「國潮」「科技」「花園」。
深圳深業上城
年營收60億、年客流4600萬。
新增近80家品牌,含30家首店。
建立高端時尚定位,引進老佛爺百貨、免稅旗艦店(2025開幕)。
結合港人、明星、綜藝IP與城市活動場景,打造「免稅+港人+藝文經濟」商業模式。
四、二次元=新吸金神器
市場概況:中國泛二次元 (動漫,詳見備註) 族群達5.03億人,市場規模破5,977億人民幣。
商場策略:導入谷子店 (動漫周邊商品,詳見備註)、動漫IP快閃、二次元街區,吸引Z世代與潮流群體。
【案例】:
北京朝陽合生匯
年營收75億,年增30%。
B3樓打造二次元主題街,引入10+品牌如漫庫、獵人桌遊等。
國慶7日吸引85萬人次,銷售年增39%,達近2億人民幣。
瀋陽大悅城
東北最大商場(45萬㎡)。
2024銷售36億。
D館改造成「痛館」:25家二次元品牌進駐,坪效為全館平均2.3倍。
五、主題街區成顧客黏著力來源
導入沉浸式文化、場景與互動,強化回訪率
【案例】
東百蘭州中心
銷售48.5億,年客流3600萬
引入甘肅首個演藝型街區「風起大漢」,主打絲路+漢文化,三大場景+五大演藝吸引8萬人次
惠州港惠購物中心三期
2024年總銷售增長29%,至37.5億
三期「蝶樹溪谷」主打「情景式街區」+NPC互動、羅浮山IP場景設計,成五一打卡熱點
之前本網站也曾提過,長沙的「超級文和友」(海信廣場),也是成功案例。不過文和友離開長沙後,就水土不服。

二次元:指的就是動漫、漫畫、電子遊戲等,代給人們視覺上的既定畫面。ACG,即動畫 (Anime)、漫畫 (Comics) 與電子遊戲 (Games)的統稱。
谷子:「谷子」由「goods」(商品) 音譯而來,泛指漫畫、動漫、遊戲等IP為原型製作的二次元周邊商品,包括海報、徽章、擺飾、手飾配件等。
三次元:人物、事物所產生的圖像及影視作品,屬於三次元。包括電影、真人電視劇、真人照片等。
「谷子經濟」夯 上海成二次元之都 (聯合新聞網)